三个故事,帮你看清自己
一、经历风波,才能认清谁是真正的朋友 古语说:贫在闹市无人问,富在深山有远亲。 世态炎凉,这个世界上总是锦上添花的多,雪中送炭的少。 一个人站在高处的时候,向下看都是笑脸。 可是他一旦在高处跌落,看到的,就全是屁股。 患难见真情。 真正的朋友,不会因为你功成名就奉承巴结,也不在你低谷的时候落井下石。 鲍叔牙和管仲相交,俩人一起经商,鲍叔牙包容管仲,让管仲每次分账都分大头。 两人从政之后,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齐襄公的两个儿子。 管仲辅佐的公子纠,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。 齐国内乱,为保公子纠上位,管仲派人去杀公子小白。 公子小白顺利逃脱,成功即位。他就是后来的齐桓公。 齐桓公把管仲下狱,要杀了他。 鲍叔牙以自己为担保,救下管仲的性命。 这才有了后来的齐国宰相管仲。 鲍叔牙和管仲的友情也维系一生,流传千古。 人,失意了,才知道谁的手最暖,落魄了,才明白谁的心最真。 人这辈子,身边的人来来往往,但也只有跌倒了,才会知道谁真心待你。 二、大悲大喜认清真正的自己 我们总被说要学会控制情绪,但是一个人的情绪里,永远藏着最真实的自己。 金庸的小说《倚天屠龙记》中,男主张无忌在四个女生之间徘徊不定。 周芷若、小昭、赵敏、殷离,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娶谁。 直到赵敏失踪,他心急如焚,找遍了整个少林,那时候他才明白自己心里的人,其实是赵敏。 情绪是内心最真实的反应,所以大悲大喜不是坏事,那是一个人关照自己,通往内心的契机。 王阳明也深知此理。 广福禅寺有一僧人坐禅闭关三年,终日闭目靜坐,一发一语,不视一物,王阳明于是前往探访。 王阳明以禅语说:“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、终日眼睜睜看什么”? 坐禅僧人听了后,惊起作礼,对王阳明说:“小僧不言不视已经三年了。檀越却说口巴巴说什么,眼睜睜看什么,这是什么意思”? 王阳明说:“你是那里人,离家多少年了” ? 僧人回答:“我是广东人,离家十多年了”。 王阳明说:“你家中亲族还有何人”? 僧人回答:“只有一个老母亲。不知道是死是活”。 王阳明说:“会不会想念老母亲”? 僧人回答:“不能不想念”。 王阳明说:“你既不能不想念,虽然终日不言,心中已经在说;跃然终日不视,心中已经在看,父母天性,岂能断灭。” 僧人崩溃大哭,第二天就还俗回乡了。 高僧的内心,时刻牵挂着母亲,情绪在被王阳明引导出的那一刻,他的泪水终于让他知道自己内心到底要什么。 修心君说: 外在境遇的变化可以看清朋友,内在情绪的变化可以看清自己。 知人智者,自知者明。 保持心灵的清明,识人识己,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明智的人。